大家都知道堆肥是餐廚垃圾變廢為寶的一個重要的處理工藝,那么根據不同的情況及條件堆肥的方式又分為很多種,下面就由水之源小編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餐廚垃圾堆肥處理工藝分類有哪些吧!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適合的處理工藝。
一、按需氧程度分類
按照需氧程度可分為好氧堆肥和厭氧堆肥:
1、厭氧堆肥
厭氧堆肥主要是依賴專性和兼性厭氧細菌的作用達到講解有機物的過程。其工藝比較簡單,主要是通過堆肥自然發酵分解有機物,不需要外界提供能量,所以所需費用較低,而且還可以利用產生的多余甲烷,不過厭氧堆肥的工藝周期較長,需要持續3到6個月左右的時間,容易產生惡臭占地面積大。
2、好氧堆肥
好氧堆肥主要是在通風條件下有游離氧存在時進行的分解發酵過程。好氧堆肥對于有機物的分解速度較快而且講解比較徹底、堆肥周期短。通常一次的發酵時間在4~12天左右,二次發酵時間在10~30天左右。
二、按溫度范圍分類
一般按照要求的溫度范圍可分為中溫堆肥和高溫堆肥:
1、高溫堆肥
高溫的堆肥的溫度一般指的是50~65℃,可以有效殺滅病原菌,且溫度越高,臭氣產生的就越少。
2、中溫堆肥
通常中溫堆肥所需要的溫度是15~45℃左右,因為溫度不高無法真正有效的殺滅病原菌,所以中溫堆肥使用的比較少。
三、按照場所分類
按照堆肥場所可分為露天式堆肥與裝置式堆肥,這兩種堆肥方式都比較適用于高溫堆肥中:
1、裝置式堆肥
裝置式堆肥也叫封閉式堆肥,就是在發酵筒、發酵塔、發酵倉內進行堆肥,然后通過風機強制通風提供氧源,裝置式堆肥的優勢是堆肥時間較短、機械化程度較高、堆肥質量可控可調,占地面積較小,所以比較適用于大規模工業化生產。
2、露天式堆肥
露天式堆肥就是把堆肥物料露天堆積,然后通過自然通風、翻堆或者強制通風以供給有機物降解所用的氧氣,所需要的設備簡單、周期短,但是占地面積大、堆肥時間較長、受氣候影響較大、且容易有臭味或者蟲蠅,比較適用在農村地區。
四、按照發酵歷程分類
按照發酵歷程可分為一次發酵和二次發酵:
1、一次發酵
堆肥的中溫與高溫,這兩個階段的微生物代謝過程稱為一次發酵或者主發酵,就是從發酵初期開始經歷中溫、高溫達到預期溫度并開始下降的過程,主要就是為了使物料達到初步溫度。
2、二次發酵
二次發酵就是在一次發酵完成后,繼續對需要難降解的木質素和纖維素進行二次發酵。
經過以上對餐廚垃圾堆肥處理工藝分類的介紹可知按照需氧程度可分為好氧堆肥和厭氧堆肥,按照要求的溫度范圍可分為中溫堆肥和高溫堆肥,按照堆肥場所可分為露天式堆肥與裝置式堆肥,按照發酵歷程可分為一次發酵和二次發酵等,洛陽水之源環保設備有限公司生產的餐廚垃圾處理設備質量優異,處理技術優良,是餐廚垃圾處理的好幫手,如您有需要歡迎隨時致電或留言咨詢。